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6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揭示了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笔者在此简要整理了这些诈骗套路,希望各位老年读者提高警惕。
以“老龄产业”为幌子收取集资款。不法分子先向老年人发放鸡蛋、米、油等获取信任,以投资“老龄产业”为幌子进行虚假宣传,向老年人许以高额回报,并通过签订“居家服务合同”等方式骗取钱财。为防范此类诈骗,投资养老产业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认真分辨宣传方融资活动是否存在公开募集资金行为乃至诈骗行为,不可轻信高额回报等噱头。
以预定养老公寓为名非法集资。不法分子向老年人发放传单,宣传投资养老理念,此后开展讲座、组织聚餐,待时机成熟,推广养老公寓项目。待老年人动心后,许诺交纳定金能获得高额利息,与其签订床位预定合同,进而实施诈骗。笔者在此提醒,以享受定期高额回报,或若干年后返还定金并享受免费入住等为幌子,收取定金的“投资”方式,一定不可轻信,否则会带来资金安全隐患。
“亲情关怀”骗取信任。不法分子到公园等场所寻找有购买可能的老年人,通过帮老年人打扫卫生、陪同聊天,甚至以认“干亲”等方式骗取老年人信任,随后向其推销艺术品并许诺溢价回购,进而骗取财物。老年人要善于识别虚假的“亲情关怀”,子女也要多加陪伴,才能更好地应对此类骗局。
提供“专家”诊疗服务。不法分子开设艾灸馆,寻找家境好、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通过“问诊、把脉、开方”等方式骗取钱财。笔者在此提醒,老年人无论是治病还是保健养生都应该去正规医疗机构,切勿相信来路不明的“专家”。
代办“养老抚恤金”。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老年人个人信息,随后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了解其身体、家庭、收入等情况,随后以代办“养老抚恤金”“慢性病补贴”“扶贫专款”等为名义,收取所谓的材料费、保证金、异地转让金等费用。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建议老年朋友做到免费东西不拿、免费体检不去。
廉价工艺品变“藏品”。不法分子将廉价工艺品包装成“藏品”,通过电话邀约、发放传单、赠送小礼品等方式,谎称“藏品”具有数倍至数十倍的升值空间,引诱缺乏收藏品专业知识的老年人购买。防范此类骗术最好的方式是只参加正规机构举办的活动,绝不购买所谓的低价“藏品”。
总而言之,天上不会掉馅饼,既不能贪“免费鸡蛋”的便宜,也不能轻信诈骗团伙各种“高大上”的伪装。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才能遇见真正的“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