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境外诈骗分子又开始骚动了,枣庄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为您整理三类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常见手段解析,请务必提高警惕,防止中招。
一、“网络招嫖+刷单”
“会上网,就赚钱”“高薪酬,低门槛”相信大家能识破这种常见刷单骗局,可当刷单诈骗,换了一个“马甲”后,你还能认得出吗?
诈骗套路剖析:招嫖诱导刷单
1发布虚假招嫖广告
在网络、短视频等平台发布虚假招嫖广告,等待受骗群体点击。
2诱导下载诈骗APP
以免费、低价招嫖为诱饵诱导受骗者下载APP。
3诱导刷赌博单
把“刷单”作为免费招嫖门槛,诱导受骗者参与刷单或者赌博,再利用蝇头小利让受骗者尝到甜头,使之一步步深陷套路之中。
4不断要求转账
当受骗者放开手脚投入大单后,诈骗分子立即抓住受骗者不舍得已投入资金的心理,以各种提现出错为由不断要求转账,直至骗局穿帮。
招嫖属于违法行为。千万不要轻信那些短信、网页发来的“招嫖”“约X”“刷单”等信息,等着你的,只有重重陷阱,美女是假的,温情是假的,只有你的钱是真的!
二、冒充“公检法”诈骗
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要求进行转账汇款。一般分为3个步骤来实施诈骗。
诈骗套路剖析:冒充公检法诈骗
1、嫌疑人冒充公安局户政科民警,称受害人的护照被人冒用了,护照信息显示非法入境并涉嫌“境外非法洗钱案”需协助调查,为取得受害人信任,有时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某地”警方。
2、添加受害人QQ,诱导受害人下载“瞩目”、“安全防护”、ZOOM等聊天软件,进入视频会议模式,让受害人登录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查看所谓的“非法洗钱案”、受害人相关信息及“通缉令”、“逮捕证”,期间进行恐吓、威胁,迫使受害人信以为真;
3、通过会议模式实现屏幕共享,让受害人下载“安全防护APP”,最终将受害人账户内资金转走。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
2、不存在安全账户。公检法机关不会在电话里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卡或者支付宝等信息,更不会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
3、不会转接电话。电信、医保、公安、检察等部门不会相互转接电话。
4、如被骗不要慌乱。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96110报警或至当地派出所报警。
三、虚假征信类诈骗
“大量诈骗分子伪装成金融平台客服等身份,声称信用贷款账户存在违规额度,或称不注销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诱导受害者按照他们设定好的套路进行操作,诱骗受害者将资金转入诈骗账户。
诈骗套路剖析:虚假征信类诈骗
1伪装身份
骗子冒充京东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使用“00”或“+”开头的号码联系受害人,为了更容易让人相信,甚至用“区号+固话”、私人手机号码拨打电话。随后,骗子给受害人出示伪造的证件,并说出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受害人信息,让受害人放下戒备。
2编造理由
常见的诈骗理由有“注销校园贷”、“注销白条”“提升征信信用度”等,骗子会让受害人按照指示操作,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
3获取信任
骗子会引导受害人下载软件并打开“屏幕共享”功能“手把手”教受害者查询自己的征信信用度,并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操控受害人的手机,套取受害人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再诱导受害者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4彻底失联
为了不引起受害人的怀疑,骗子还会承诺转账的资金会原路返还。待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后,骗子以流水账还未走完、信息填写错误等理由推脱,最后将受害人拉黑,彻底失联。
1.京东官方客服从未有电话外呼“影响征信”、“注销账户”、“调整利率”的相关业务,一旦收到以这类为借口的“京东客服”请一定及时挂断,这就是诈骗!如有疑问的,一律找官方APP中的客服咨询,切勿相信陌生电话自称是客服的人。
2.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3.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4.如遇可疑情形,可拨打110或96110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