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网络举报平台欢迎您!

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辟谣

【真相“枣”知道】“医患同行、反诈同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

来源:薛城区中医院 作者: 时间:2025-10-29

在互联网时代,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常常利用医患对医疗流程、健康需求的关注,精心设计诈骗陷阱,严重威胁患者财产安全与医疗行业秩序。为提升医患群体的反诈意识与能力,构建安全的医疗环境,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常见诈骗手段与防范要点。


针对患者及家属的诈骗类型


1、虚假医疗信息诈骗

不法分子伪装成知名医院专家、医疗顾问,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平台发送虚假医疗广告,声称有治疗疑难杂症的 “特效药”“独家秘方” ,或编造 “最新医疗技术能根治疾病” 等话术,诱骗患者高价购买毫无疗效的产品。部分还会搭建虚假医疗网站,伪造成功案例、专家资质,进一步骗取信任。


2、医保社保诈骗

骗子冒充医保局、社保局工作人员,以 “医保账户异常”“社保欠费需补缴”“医保有新政策可返钱” 等理由,要求患者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或诱导点击钓鱼链接,盗取账户资金;甚至伪造法律文书,威胁不配合将影响医保待遇,迫使患者转账。



3、虚假慈善救助诈骗

     伪装成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声称可以为患者提供高额的医疗救助金,但需要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或保证金。

    例如,打电话告诉患者符合救助条件,需先交 500 元手续费才能领取救助金。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六不” 原则


如何防范诈骗?

    住院患者通常身心较为脆弱,承受着身体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容易放松警惕,这也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诈骗分子的套路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屡屡升级,医院和患者都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共同打击诈骗行为,保障医疗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在此,我院郑重提醒广大患者及公众:

    1.不轻信:对陌生来电、短信、网络信息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 “官方” 身份,公检法等部门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要求转账、汇款。对于自称亲友求助的信息,同样要保持怀疑态度。

   2.不透露:绝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若 “亲友” 在沟通中索要这些信息,务必提高警惕。

    3.不点击: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避免手机、电脑被植入木马病毒,导致信息泄露。若 “亲友” 发来包含链接的消息,切勿轻易点开。

    4.不转账涉及资金转账务必核实对方身份,通过正规渠道确认信息真实性,切勿盲目转账。即使是亲友求助,也应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本人直接联系确认。

    5.不汇款:对任何要求汇款的理由都要保持高度怀疑,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商量。遇到可疑情况,可向医院工作人员咨询。

    6.不犹豫:发现可疑情况或遭遇诈骗,立即拨打 110 报警,或联系医院保卫部门、反诈中心寻求帮助,不要犹豫拖延。

     守护财产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筑起一道坚实的防诈骗防线,不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轻易转账汇款!守护好自己的“救命钱”,为每一位患者营造安全、安心的就医环境。

枣庄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鲁ICP备17010776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