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疾病,而是因过量食用荔枝引发的低血糖综合征。每年荔枝上市季,医院常接诊因贪吃荔枝导致头晕、乏力、昏迷的患者,尤其以儿童多见。
1
为什么吃荔枝会引发低血糖?
荔枝中含有大量果糖,当人们短时间内摄入过量,果糖进入血液后需经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利用。这一过程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促使血糖快速下降;同时,荔枝还可能抑制肝脏的葡萄糖合成功能,双重作用下导致低血糖。

2
荔枝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轻度症状:头晕、乏力、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饥饿感等。
重度症状:嗜睡、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3
哪些人容易中招?
儿童:代谢旺盛,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更差,且往往难以控制食量。
空腹食用者:空腹时血糖本就偏低,此时大量吃荔枝更易诱发症状。
4
如何科学食用荔枝,预防荔枝病?
控制食用量:成人每天食用不超过10颗,儿童不超过5颗,避免一次性贪嘴。
避免空腹食用: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吃荔枝,或搭配面包、牛奶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减缓果糖吸收速度。
及时补糖:食用荔枝后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立即饮用糖水、蜂蜜水或吃糖果,快速提升血糖。

5
出现荔枝病如何急救?
若发现低血糖症状,应第一时间口服含糖饮品或食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昏迷、抽搐等严重情况,需立即送往医院,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进行救治。
温馨提示:荔枝口感甜美,但食用需适量。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健康,尤其要引导儿童合理食用,避免因一时贪嘴引发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