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温度的升高,脾胃病科患者总量迎来了一波高峰期,大多数患者伴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或者食欲不振症状。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各种致病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食物易腐败变质,食品加工或贮存不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生活中最常见由活菌引起的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全身酸痛等。湿热的气候易导致湿困脾胃,也会导致腹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
如何保证夏季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呢?
一、保持清洁
(一)勤洗手。加工、制备食物过程中,处理生禽、海产品之后都要洗手,洗手时要使用流动干净的水,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净;
(二)餐具、厨具和厨房环境要清洁。用流动干净的水彻底清洗餐具和厨具,并经常蒸煮消毒,同时保持厨房空气流通。
二、生熟分开
(一)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分隔放置,避免交叉污染,生肉、禽、蛋、海产品、蔬菜等尽量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
(二)加工生、熟食物的器具与容器要分开。处理生、熟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用后要彻底清洗干净。
(三)食物彻底煮熟烹调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在冰箱放置的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同时尽量不要重复加热剩菜剩饭。
(四)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让食物冷却后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冰箱内取出的食物要充分清洗,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烹饪食物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和安全的水,不食用超过保质期或变质的食物。
如果发生了食物中毒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一旦有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拨打120,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一、催吐。对中毒不久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
二、导泻。当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食物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消化时,可遵医嘱服用少量泻药进行导泻。
三、解毒。吃了变质的肉类、鱼虾类等食物导致中毒,可以将100毫升的食醋与200毫升的水稀释后服用,误食变质的食物或防腐剂导致中毒时,可大量服用鲜牛奶解毒。症状严重时,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