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 16) 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感染最常见。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全年都可发病,以5-7月最多。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极少数患儿(多为3岁以下儿童,约占患儿1%)可发展为重症,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怎么传染上的手足口病?




怎么判断患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般急性起病,口腔疱疹、溃疡,患儿多表现为不愿进食或流涎;手、足、臀部等出现小而独立的疱疹和斑丘疹,疱疹内液体较少;疱疹或斑丘疹一般在7-10天消失,不留瘢痕;可伴咳嗽、流涕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照护?

患儿可能因口腔溃疡等不愿进食,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保证饮水量,也可通过牛奶、豆浆、粥等其他方式补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避免过热。注意皮肤清洁护理,着宽松衣物,避免疱疹破溃后感染,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重症风险,应及时就医。做好居家隔离,症状消失后1周方可解除隔离,看护人员在接触患儿粪便等后要洗手,并对相关物品做好消毒处理。



能接种疫苗预防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多为肠道病毒71型引起,201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肠道病毒71型疫苗上市。该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效果可达90%左右,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降低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风险。患儿需接种两剂次疫苗,建议儿童最好在1岁前完成2剂次接种,做到早接种、早受益。
除肠道病毒71型外还有其他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由于各种类肠道病毒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即使接种了肠道病毒71型疫苗仍可感染其他种类肠道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 1.勤洗手。在饭前便后,尤其是外出归来的时候,要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洗手;
- 2.注意饮食及家庭卫生等。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高温煮沸消毒敏感,避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建议喝温开水、吃加工煮熟的食物。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被等。
- 3.注意环境隔离及保护。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密度较大,在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患儿到人群拥挤的地方。






特别提示

需特别注意的是,若患儿出现以下任一表现,均有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应及时就医:①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或体温大于38.5℃并持续超过3天;②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嗜睡、呕吐、头痛和肢体抖动、抽搐等;③出现循环系统症状,表现为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和皮肤花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