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盐,你吃对了吗?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枣庄医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时间:2025-03-25
盐,看似平平无奇,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不仅能提升食物的味道,还参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但你知道吗?盐吃多了、吃少了、吃错了,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的钠离子是维持人体水分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的重要元素。但过量摄入钠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约相当于5克盐。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盐摄入量高达10.5克,远超推荐量。除了炒菜时放的盐,我们摄入的钠还有很多“隐形来源”:加工食品:如火腿肠、腊肉、咸菜、酱菜、罐头等,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盐分。调味品:如酱油、蚝油、鸡精、味精等,都含有较高的钠。零食:如薯片、饼干、话梅等,为了提升口感,也会添加不少盐。三、加碘盐 VS 无碘盐VS 低钠盐,你选对了吗?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等问题。我国曾是碘缺乏病高发国家,推广加碘盐后,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加碘盐:在普通食盐中添加了碘酸钾,适合大多数人群食用,尤其是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群。无碘盐:未添加碘酸钾,适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需要限制碘摄入的人群。低钠盐:降压利器,但非人人适用;低钠盐用氯化钾替代部分氯化钠,钠含量减少约30%,钾含量增加,有助于调节血压、降低中风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表明,改用低钠盐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2.05毫米汞柱,中风复发风险减少14%。 适用人群: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老年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肾功能不全者:钾排泄障碍易引发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服用保钾药物者:如ACEI类降压药或保钾利尿剂,需避免钾过量。 低钠血症指血钠浓度低于正常值(<135mmol/L),常见于过度限盐、大量出汗、腹泻或其他疾病(如肾上腺功能不全)。症状包括乏力、恶心、头痛,严重时可抽搐、昏迷。 避免极端限盐,尤其是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下需适量补盐。特殊疾病患者(如慢性肾病)需遵医嘱调整饮食,不可盲目使用低钠盐。 控制总量:使用限盐勺,逐渐减少盐的用量,培养清淡口味。关注隐形盐:少吃加工食品、调味品和零食,选择新鲜食材,自己烹饪。合理选择: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盐,并注意查看食品标签,选择低钠食品。盐是生活的调味剂,更是健康的“双刃剑”。科学选盐、精准控盐,才能让每一粒盐为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