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网络举报平台欢迎您!

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辟谣

科普|告别“甜蜜的负担”,拥抱健康生活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枣庄医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时间:2025-03-13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肥胖的那些事。

一、肥胖的现状:数字背后的危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受肥胖困扰,而中国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已超过5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更令人担忧的是,肥胖正在“年轻化”——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世界肥胖联盟预测,到2035年,全球因肥胖导致的经济损失将超过4万亿美元。

二、肥胖的危害:全身的“多米诺效应”

很多人觉得“胖只是影响形象”,其实肥胖会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全身疾病:

1. 内分泌代谢系统:脂肪堆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终发展为糖尿病(约80%的2型糖尿病与肥胖相关);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性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都可能与肥胖相关。 

2. 心脑血管:内脏脂肪释放炎症因子,加速动脉硬化,诱发高血压、心梗、脑梗等。  

3. 癌症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肥胖与13种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密切相关。  

5. 心理健康:肥胖人群患抑郁、焦虑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1.5倍。

三、科学判断:你真的“胖”吗?

别只盯着体重秤!三个简单指标帮你判断:  

1. 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²(m)≥24为超重,≥28为肥胖(中国标准);  

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提示内脏脂肪超标);

3.WHR(腰臀比):腰围/臀围比;男性>0.9,女性>0.85(提示腹型肥胖)。
四、肥胖的真相:不只是“吃多了”。
很多人误以为肥胖是“懒”或“馋”的结果,其实它的成因很复杂:  
1.生物学因素:基因(如FTO基因变异)、肠道菌群失调、激素异常(如瘦素抵抗)。
2.环境因素:高糖高脂饮食、久坐、熬夜、压力大等。 
3.社会因素:食品工业营销、城市规划缺乏运动空间。  
关键点:现代人容易发胖,本质是“进化跟不上环境”——我们的身体还保留着“储存能量应对饥荒”的本能,却生活在食物过剩的时代。
五、科学减重:别走极端!
1. 轻度肥胖(BMI 28-32.5)
饮食:每天减少摄入能量300-500kcal,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如瘦肉、杂粮、绿叶菜)的摄入。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2次力量训练。
睡眠:保证7小时睡眠(熬夜会降低“瘦素”分泌哦)。  
心理:记录饮食日记,避免情绪化进食。  
 2.中重度肥胖(BMI≥32.5)或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六、警惕陷阱:  
网红减肥药(可能含违禁成分);
极端节食导致代谢紊乱、反弹;  
局部减脂神器(脂肪消耗是全身性的)。 
七、预防肥胖: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家庭:减少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增加亲子运动。  
个人:定期体检(查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树立“体重管理是一辈子的事”观念。  
肥胖是一场无声的流行病,但它是可防可控的!在世界肥胖日,我们呼吁:“减重不是追求瘦,而是对健康的承诺。”
从今天起,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少喝一杯奶茶,多走5000步,早睡30分钟——健康的改变,永远不晚!


枣庄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鲁ICP备17010776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